(点击图片,前往原“1200bookshop”公号阅读文章)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是一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是一年

这次我们要以180分的真诚与激情向你们推荐这对音乐人:磊落组合。

如今他们最新专辑《厂矿子弟》已上架书店。

磊落的两位核心成员,一位是王磊,前鲍家街43号贝斯手,中国摇滚老炮,谢天笑说他吉他都是跟王磊学的,“我们一起玩吉他,就老在一起。当时十五六岁,想一起做乐队,他说,如果我弹吉他,那他自己就弹贝斯……他的贝斯在中国绝对数一数二,没得说。”

另一位,则是前建筑设计师乐乐,出生于上海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古典音乐教育。但有着扎实的古典音乐基础和近现代音乐审美,在遇见王磊之前,并未进入音乐创作领域。

2013年,两人相遇,成立了磊落组合,后来组成了一个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

王磊出生于重工业城市博山,父母都是标准的蓝领,父亲是山东军工博山电机厂的第一批工人。

王磊少年时开始跟哥哥王岩学着弹琴,当时院里数一数二的“坏孩子”,一是他,二是谢天笑,他们一起穿着破洞喇叭裤,留长头发,玩琴。

80年代,王磊在杂志上看到崔健的面孔,而后开始接触摇滚。哥哥从北京带回来崔健的磁带,让他第一次感受到摇滚乐现场所带来的震撼。19岁他决定从家乡出走,到北京去做音乐。

你无法想象当这样一个摇滚“坏孩子”和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乐乐碰到一起会碰到一起会出现什么样的魔法,而这魔法就真的在你耳边响起了。

磊落和大多数音乐组合不同,他们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是相当成熟的音乐人了。你无法去清晰定义磊落的音乐风格,摇滚?后现代?工业?迷幻?真正想做音乐的人,不会被所谓的风格和类型束缚住,音乐重要的是感觉,是自由。你在磊落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你甚至可以拿King Crimson这样的前辈与他们做参考比较。

磊落组合的大多数音乐没有歌词,人声只是音乐中的一部分,它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它在需要时出现,也可以在不需要时消失。

“很多人都不敢听纯音乐,会有那种抗拒感,觉得没有歌词听不懂,但纯音乐恰恰是每个人都能听懂的一个东西。”乐乐说,“歌词给到你的是写歌词的人的感觉,你听到的是别人的歌词,用的是理性思维,但是纯音乐这个东西,完全是通过耳朵,感性思维去感知的,属于你自己的感觉。”

曾经叛逆的摇滚青年王磊,在如今磊落的音乐中展现出的却是另一幅面貌——深沉。尽管如此,你依然能在这深沉中感受到他们内在的激情与躁动。这就是磊落的魔法,也是只有经过时间沉淀后才会有的光芒。

“(王磊)作为中国摇滚乐的传奇贝斯手之一,近年与乐乐建立起新的磊落组合,一连发了四张专辑,听完几张专辑,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是他已决然的放弃了在摇滚圈所积累的听众和影响力,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来探索全新的音乐形式,这是我钦佩王磊的地方。磊落带来了一种新的声音和尝试,为了更直接的展示他们的创作和音乐理念,甚至开启了这种一站一站奔波的音乐分享会之旅,作为音乐圈里的前辈,同样值得让人学习。” 
——门唱片谢江川

他们的音乐,会让你想起后期坂本龙一的专注与沉思。洗去了年轻音乐人的心浮气躁,磊落的音乐所展现出的是:克制,耐心,纯粹。你听到和看到的,是一个摇滚音乐人到艺术家的转变。

这次磊落所带来的新专辑《厂矿子弟》,讲述的是王磊与父亲从出走到逐渐和解的过程。

我所谓的出走
是接近你的方式
你的离去,是我认识你的开始
——《厂矿子弟》

第一首《厂矿子弟》饱含温情与回忆,而专辑之后的几首《与父辈不一样的活法》、《动力科》、《他们称之为出走》都呈现出一种工业风,音乐中激烈的情绪正如那叛逆的名字:与父辈不一样的活法。

清脆的指弹吉他声在《芒尖夕照》中响起,画风逐渐走向明朗。

专辑的倒数第二首《最后的厂矿子弟》,和第一首《厂矿子弟》遥相呼应,只不过此时留下的却是忧伤,回忆,带着些遗憾。音乐中稀稀疏疏的自行车铃,让人为之心颤,这铃声就是我们曾经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上那最熟悉的记忆。

专辑中最后一首歌《利利》,我们认为这或许是本张专辑中最有“爆款”潜力的歌。一方面它比起其他曲子来说更容易被大众理解与接受,不复杂,就是民谣式的悦耳;另一方面,它的歌词让每个人都不禁想起自己的父亲——那块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这首歌是父亲写给孩子的情诗。当年轻的叛逆在岁月中沉淀后,当曾经叛逆的儿子也在某天成为了一位父亲后,他最终与时间,与爱的人达成和解。

磊落绝对是你今年一定要听的音乐组合之一,这张专辑我们看到了磊落的一些变化,这次他们用了比之前更加具象的表现方法,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控力依然保持着高水准,这张专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