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xShenzhen】人人都能听懂纯音乐 - 磊落制作人乐乐演讲全文

 
【点击图片,获得更多信息】

TEDxShenzhen是TED官方授权的城市级TEDx组织。致力于传播有价值的观点,用思想的力量推动城市和社会的发展。

TEDxShenzhen为原TEDxFutian的策展团队,于2019年1月19日正式获得TED官方认证升级。团队自2012年以来,策展过「我是深圳人」、「实验场」、「重新连接」、「异常值」、「Wonder/浪朝」和「Changed by 改变/改变」六届年度大会及数十场TEDx活动。

至今为止共有80名以上的讲者给我们的社区无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积累了超过2000名现场观众的参与,我们的活动和讲者视频达到了200万次以上的观看和阅读。

稿件作者 :王亦乐
讲者跟进与辅导:江慧、刘婷、单梓蕙
排版:Monica
设计:TEDxShenzhen设计组
校正:栗子

以下文章来源于TEDxShenzhen ,作者土川先生

01 听懂纯音乐的大爷们

大家好,我是乐乐。首先,今天我的演讲是没有PPT的,大家只需要带着耳朵跟随着我的引领一起注意聆听就可以了。那在我演讲开始之前请允许我让大家稍微闭一会眼睛,我们来听一小段美丽的旋律。

好, 大家可以睁开眼睛了,希望刚才那一小段时间里还不足以让各位犯困。

刚才那一段旋律来自我们的作品《往事》, 我们曾经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中心演奏过这一首乐曲的完整版本。我记得当时是一个非常炎热的深圳的午后,我们演奏的时候,外面走进来几位大爷,他们应该是刚刚完成了外面的园艺种植修剪,工作完成了。当他走过我们的演出现场时,一个个都敞着怀擦着汗,手里拿着冰镇的矿泉水,然后他们停下了脚步,在我们面前站定了,接着我发现他们坐在了我们演出的外围,静静地听我们演奏完了整首乐曲。

这首乐曲长达七分钟,是一首艺术流行纯音乐作品。当他们听完了以后就静静地站起来离开了现场。

这件事情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当时我就先邀请这些大爷,如果我说,“大爷,请进来听一段纯音乐吧”,他们会不会答应我呢?因为平时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反馈:

“这种没词儿的我听不了。”
“这种不带唱的就算了,我很少接触。”
“纯音乐平时听一听挺助眠的。”
“其实我觉得挺好听的,但是我听不懂。”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样的一种想法在告诉我们“你听不懂”?
那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让大爷们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走过我们的演出时驻足欣赏了七分钟之久呢?

音乐可以单凭氛围让任何人驻足,不管你的职业背景、社会背景还是语言能力,那一次的经历就足以告诉我,音乐属于任何人,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感受到它带给你的刺激。

所以今天我可以告诉大家,人人都能听懂纯音乐。

音乐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就是人为的把声音元素组织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另一种声音而已。世界上一切能被称之为“音乐”的声音其实都包含了接下来我要为大家展示的三个重要元素:色彩、律动和留白。

可能有些观众会有点紧张,认为我开始要说一些专业的东西了。大家不要紧张,只要你跟着我接着听下去就会发现,其实这些所谓的专业词汇只不过是在我们听觉本能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些语言表达而已。


02 色彩给予我们最直接的情感刺激

 那首先我们再来听一遍刚才的《往事》的旋律,
 接下来我们改一个音再听一次。

第二段旋律是不是明显比第一段旋律要明亮一些?我只是改了其中一个音符,就从一个有点悲凉的感觉到了一个明亮开阔的感觉,变得没有刚才那么“悲壮”。这就是音乐中的色彩元素在音符组织后直接给我们的情感刺激,它的原理就跟美术作品里运用不同颜色、色温给我们的视觉情感产生刺激的原理差不多。

那可能有人会说,我是个音痴,我五音不全,我是不是还能感受到这种所谓的色彩呢?

答案是完全没有问题。大家在打电话时能不能感受到对方是开心还是伤心还是生气?这就是我们的大脑给予我们的一种本能。它可以渲染声音中的色彩元素,然后直接转换成给到你的情感冲击。我们所有人都具备这种能力。


03 跟着行走的马赛人感受律动

接下来我们听下一个片段。

这声音有点耳熟,或许有人会问,这也是音乐吗?这是一个重复的节奏,一个重复的律动类型。听着耳熟是因为这就是我们心跳声体现的节奏。这个心跳声来自于一首乐曲 《行走的马赛人》,顾名思义,它就是在描述一个缓慢行走的马赛族人。马赛人是来自于东非的游牧民族,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行走,在草原上取水、放牧和狩猎。

继续聆听这首乐曲可以感受到马赛人在草原上行走的状况。
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行走的马赛人,在东非旅游的时候,我们的吉普车开了好几个小时,看到前面出现了一个小红点,然后我们与那个红点擦肩而过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个马赛族人,他身上围着一块红布,脚底下踩着一块用轮胎剪成的鞋,手里拿着一个铸铁的标枪,他就这样一直缓慢地走着。我们不知道他要走多久,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但是我们能感受到他在炽热的空气下持续行走的感觉。

这首乐曲不管多丰富,这种贝斯声,这种律动一直在里面,像一个定海神针,给予我们这种缓而不急的心跳感。这就是律动带给我们的强烈的画面感和力量感。


04  留白宛如音符里流淌的溪水

接下来我们听一段完全不一样的音乐,它没有色彩,没有律动,它只是营造一种空间。
这段音乐的创作目的是用于古海洋古生物的化石复原展览,它体现的是音乐的第三种非常重要的元素——留白。我们听不到确切的旋律,听不到确切的节奏,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轰鸣的海底世界,那种被黑暗包围的感觉,有巨大的海洋生物在你身边浮动。

留白非常重要,就像美国的作曲家约翰凯奇形容的一样,如果说音符是大河里的一个个小石头,那么留白就像在音符里流淌的溪水。留白是创造空间感和打开想象力的重要音乐元素。


05 那些我们一直想要的,其实我们原本就有了

演讲进行到这里,我非常高兴看到大家还是专注地在看着我,其实大家是否意识到,在刚才的十分钟内,我们在同一个空间内,我们一起专注地欣赏了艺术摇滚、摇滚、电子、实验氛围和噪音等这些“非主流”的音乐类型了。

我们平日里喜爱的音乐类型可能各不相同,但我们都能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刺激。音乐是一种非理性的艺术表达形式,是一种抽象的听觉艺术,它和视觉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需要翻译,直达你的情感中枢,让你产生直接反应。

我所在的磊落组合,在过去2年内已经在超过10座城市举办了30多场这样面对面的音乐分享会。分享会的场所包罗万象,从音乐厅、美术馆到图书馆,甚至到街道办和学校。来的观众也是像今天一样五花八门,年龄从4岁到80岁都有。他们在现场都特别有兴趣,毫无障碍地和我们一起听了很多音乐。

在上海的一次分享会上,有一位年轻人听完后来对我说,他是一个工厂里工作的流水线工人,来参加我们的分享会纯粹是路过巧合。他说他平日里听的都是网络上的日推歌曲,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还能听“这样”的音乐。但是这次分享会结束后,他觉得他可以开始听“这样”的音乐了。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特别自由特别开心,好像被打开了开关一样。其实他只是遵循了人类本能的听觉反应而已。
     
他的反馈让我意识到我做这一切事情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们在聆听纯音乐的过程中跨越了一切障碍,我们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个群体共性:我们都是人类。
     
哲学家卡西尔在他的著作《人论》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人,是符号的动物。运用着符号化的语言,拥有着符号化的思维。”也就是说,相比其他动物,身为人类,我们生活在更为广阔的世界里,除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之外,我们拥有抽象思维的情感能力,我们都拥有感知美、发现美和追求美的超能力。聆听纯音乐可以直接激活我们的审美能力,打开我们的想象空间和回忆中枢,每一个人听音乐的时候,他看到的画面是属于他自己的画面,私密而美好。

在座的所有人,还有你们的身边人,以及以后会看到我演讲的朋友们,你们都已经具备了感受纯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我们是人类。

所以,只要是一个具备正常听觉能力的人类,都可以听懂纯音乐。

其实在听到我这个演讲之前,大家都可以精准地运用音乐“三要素”来描述你们听到的东西:

当你的朋友推荐给你一首歌说这首歌很好听时,其实他就是在说,这首歌的色彩和旋律让他觉得很好听;
如果他换一种说法,说这首歌让人好爽啊。那么他其实在说,这首歌的律动能让他的身体一起动;
我们还看到大妈们跳广场舞或者年轻人蹦迪的时候,DJ都会通过音乐的停顿来操纵舞池中的所有人,那些跳舞的可都是普通人而不是专业舞者,他们都会跟着音乐一起停下,然后继续舞蹈,这就是留白给大家的“呼吸感”;
我们形容音乐是 “伤心的”、“性感的”、“充满回忆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用着这些抽象思维能力来赋予我们情感刺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慢慢地激活着想象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短平快的世界,当我们用手机滑过1分钟、30秒甚至是10秒这样越来越短的信息内容时,这种爆炸式的信息给予我们的刺激让我们来不及打开自己所具备的自主想象力了。

太多信息了,我们也太着急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去感受,去感受我们生而为人本能所拥有的想象力和回忆中枢,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些纷杂和烦恼,多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我们会发现,那些我们一直想要的,生活中细微而美好的东西,其实我们原本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