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获得更多信息】

主题为“幸福之地”的联展现场布置,是极具标识性和年代感的。展厅的左右两侧,简单而直接地印满了电机厂工厂安全守则的细则条文,在其字里行间重叠着的红色油漆刷一般的巨大字体,像是在回顾王磊作为一名出走又返乡厂矿子弟的心路历程。

我的出走,是接近你的方式;
你的离去,是我认识你的开始;
寻找与父辈不一样的活法,
一天有一天,一年又一年
……
这是你的生活,这是我们的生活。

时间的车轮在跨入“幸福之地”展场的一瞬间似乎定格在了那个80年代的精神故乡,半透明的网格喷绘上是巨幅摄影作品,由同为厂矿子弟的王岩——也就是王磊的亲哥哥——在家乡博山电机厂大院礼堂拍摄。那些泛黄的片段层层叠叠,在老人们乘凉的背后隐约能看到年轻人在礼堂广场上打篮球,再往后层纱叠起,是强烈的舞台光映射下的音乐会现场。这种时空交错的对话,正印证了“幸福之地”中所希望体现的那不可避免的轮回。

10月16日当晚的演出应为晚上六点多开始,五点半就有村民们陆陆续续进场挑位子了。老人家都自己带着板凳、圈椅或小凳子,过来占前排座儿。有些大爷拿着竹椅子,安心坐在场内抽烟,乐乐便过去用上海话亲切告知希望大家可以在场外抽烟,避免安全和健康隐患,杭州本地的大爷大妈们都能听懂上海话,一听到熟悉的沪语就哈哈笑着配合我们掐掉了手里的烟头。有几位大妈在调音的那天晚上就过来踩点儿了,她们还特别过来问,说演出当晚是不是可以在下面跳舞?团队都特别支持鼓励,说你们能组队跳起来,那是再好不过了。

一条村民家的小黄狗,也跟着人群进场逛了一圈。它已开始夹着尾巴,有点紧张,面对工作人员的投喂也是警惕非常。狗的主人说这是很温顺的一条家犬,让我们不要担心,在巡视场地十分钟后它也就安心了,因为周围的氛围对它都明显非常友好。在一瞬间它停留在一幅主题喷绘前,站住了脚步。那一幕,它的样子像极了王磊在北京的时候一直饲养的一条我们称之为来福的流浪狗。后来由于担心演出声压对于犬来说太大,怕它受到惊吓,它的主人还是提前带它回家了。但我们很幸运地记下了这一小狗自由逛展厅的瞬间。

灯光渐隐,导演陈九六的《幸福之地》纪录片先导放映环节开始了。纪录片阐述了王磊作为一名父亲,回归博山开展一系列归乡公益活动的背后思考。

此时场内已经满满当当,前排的人只能席地而坐,而后面则有村民自发得带来了饮料现场售卖,孩子有的在外廊跑来跑去,还有的被纪录片吸引张着嘴看呆了。

音乐会在纪录片放映后正式开始,一首接一首不同风格的纯音乐作品。其中不乏由新媒体视觉艺术家,王磊的老战友丰江舟带来的凶猛极简电子音乐;由吉他贝斯鼓交错呈现的《动力科》,以及带有交响曲气质的《最后的厂矿子弟》等。

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是,群众们基本都留在场内,认真听完了所有的作品。

我们在这场演出过程中甚至体会到了许久没有体会到的诚实感,就像摇滚乐和当代艺术刚刚在中国萌芽的那个年代,圆明园画家村里的村民与刚进村驻扎的那第一批青年艺术家一起,体验并感受着全新的生活元素。这些“无用”、“喧哗”、“看不懂”、“听不明白”的东西,直击所有人的心灵,大家感受到的是原始而纯粹的冲动和快乐。我们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留下了,但我们知道他们留下了,这就足够了。

【幸福之地】团队:
贝斯/原声吉他/手摇警报器/人声:王磊
键盘:乐乐
鼓手:罗彬 @Timing Music Studio
吉他:徐建 @认真音乐
小号:王宇智 @音谋诡计爵士大乐团
VJ:何禹萱 @既视感新媒体工作室
特邀视觉艺术家:丰江舟
音响舞台工程:张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