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前往原公号阅读文章)
作为一个经常行走和独居在陌生城市的人来说,“归属感”和“安心感”可能是最难得到的奢侈品了。赵牧阳在年轻时就写下了这一首歌曲的小样,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感觉去完整表达它的意思,于是这首旋律还略显少年青涩的歌曲,就这样被雪藏了二十多年。在牧阳走过了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坎坷后,他在录音棚略带微笑地唱出了:“我承受过许多次的离别……每个角落都是我要去的地方……”,歌曲中对生活的期望是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其封面的设计是来自于牧阳所居住的银川城市街区肌理图,那些疏密相间的街道里有每一个人的居所和生活,是他们对居所的关注和热爱,点亮着一条条长街的“灯”,点亮着不再孤独的夜晚。
在制作和录制歌曲的时候,我们想起了加拿大城市规划师简雅各布斯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关于街道和城市安全的“照明”理念。她提出,灰暗的街上若具备良好的照明,那么光亮会让人感到一点安慰,并让大家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觉得更为安全。但是这里所提到的“照明”,在简雅各布斯看来,更为深层的意义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着一双得以观察和维护街道文明的眼睛。赵牧阳独自一人行遍四方,在每一个城市都经历过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他的歌词中坦然而直白地渴望着安宁和稳定,“让每一条长街都有灯” 所承载的,是对基本的、对安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