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11月17日】磊落 x 艺穗 x 深圳天文台《当我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暗夜星空线上音乐会》回顾+ 查看更多
【22年11月17日】磊落 x 艺穗 x 深圳天文台《当我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暗夜星空线上音乐会》回顾
+ 查看更多
【点击图片,获得更多信息】
希望与天文台合作这个想法,在磊落的新专辑《当我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概念成型之初,便于艺穗节的同仁们在一次例行会议中悄悄播下了种子。两年后,当艺穗节的团队获得了这样一次合作机会时,这颗种子便在全体成员和跨区多部门的协作下生长、发芽、蓬勃成型为一次注定让所有人难忘的经历。我们排练着新专辑尚未与大众见过面的全新曲目,计划着站位、机位和特写节点,考虑了许多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时间紧迫,开幕在即,一切都紧张而井然有序地推进着。
到了登顶开机的前三天,我们接到了气象局发出的台风预警。台风“尼格”将在11月3日登陆深圳,而我们的拍摄日就定在这一天。当我们接到通知的时候,已经是10月29日夜晚了。虽然台风可能对城市影响不大,但是在西涌沿海最高点的天文台顶,风力可能会达到一个不可控的级数,为了安全考虑,我们临时决定把拍摄计划提前两天的11月1日。
然而10月30日一早,我们接到新的通知,台风加速了,可能会在当晚就登陆西涌沿岸,当天景区沙滩已经在劝返游客。在思量了两个小时后,中午12点中项目负责人YY给我们打了个电话说:“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现在就去把台风前的晚霞部分拍摄完毕吧。今天的风不大,可以航拍,也可以有特写镜头。大家可不可以现在出发?”
磊落乐队的成员们和拍摄的团队分布在深圳和惠州各地,大家当天有的有培训课程,有的录音棚里有录音项目,还有一些机位正在其他地方拍摄工作中。在几个电话后,我们展现出了传说中的深圳速度,协调好了所有的工作,在一个小时内所有的乐器和设备便分别装进了几位成员的座驾中,为了保证第二天一早的拍摄进度,我们还预定了离天文台最近的民宿,决定当晚就不离开西涌区域了,这样可以在台风登陆前再多抢一些时间。
两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天文台。这是一个僻静的科研场所,也是暗夜星空保护区,在入夜后整座山都禁止任何人造光的污染。车辆无法直接到达射电望远镜平台处,只能将所有乐器、调音设备、线材和拍摄设备通过肩扛手提攀登四百个台阶搬运上去。一行人一边气喘吁吁登顶,一边跟时间在赛跑。眼瞅着太阳的光芒开始不再刺眼,要知道冬日的暗夜在晚上六点就早早会到来的。音响师和摄制组奔跑着布线定位,我们则胡乱擦了一把汗,换上了音乐会要穿的衣服,出门着急连头都没有洗,只能靠风的力量来造型了。
线路接通,调音完毕,音乐缓缓响起的那一瞬间,天地间都安静了。在《让我们第一次仰望星空》静谧的曲调中,我们迎来了深圳十年来最美的晚霞。这张专辑似乎就是为了这个瞬间而创作的,带有一丝失真的吉他音色穿透了天际,暗夜在我们演奏完最后一个音符后到来了。我们关上了灯。柔美的暗紫色晚霞托举着启明星,所有的树木都活了过来,海浪在越来越大的风中轰然拍岸,大家都没有说话,默默收拾好了设备,在黑暗中缓慢下山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感受到了即将登陆的台风的威力。在山脚下,一些不大的树木已经开始左右晃动,在背着设备再次登顶的过程中,好几次我们都需要努力抓稳栈道的扶手,因为乐器受力面积颇大,加上几位乐队成员的体重都不太达标,迎着横风上山的过程比昨晚辛苦许多。在架设定点的过程中,整套电鼓被突然增大的风里吹倒了,鼓手罗彬是我们最“稳”的一位,他便一直坐在鼓前摁着乐器,预防万一。
还好我们的音响师Tim带了最好的降噪话筒设备,可以在呼啸的狂风中稳稳收音,我们用大力胶把地毯全部粘稳,在演奏和拍摄过程中时不时被吹倒,王磊有时候需要用弓步扎马的状态抵御狂风,吉他手徐健和小号手王宇智两个人都是剃了平头的,然而风却大得能把他们的头发吹得前后飘摇。到了下午三点半,台风的威力让我们不得不结束了演奏和拍摄。
在回看本次音乐会的时候,我们感慨在大自然的狂暴面前,人类所有的计划都显得这么渺小,可能也正是这种渺小的执着,让这次活动的呈现如此真诚吧。
2022年11月17日,音乐会直播的当晚,碰巧狮子座流星雨在天空巡游而过。感谢所有人的支持,是你们心中一直的念想,让我们这颗种子得以发芽,在流星雨的到来之前,梦想成真了。
【磊落2022年11月17日 】暗夜星空音乐会团队:
2022深圳湾艺穗节:《艺穗在线》栏目
《当我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暗夜星空线上音乐会》
贝斯/木吉他:王磊 | 人声/键盘:乐乐
电吉他:徐健 | 鼓/打击乐:罗彬
小号:王宇智 |音响师:刘松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