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02月24日】磊落十周年-“舞台之下” 侨城坊广场音乐会回顾+ 查看更多
【23年02月24日】磊落十周年-“舞台之下” 侨城坊广场音乐会回顾
+ 查看更多
【点击图片,获取更多信息】
Q-PLEX“舞台之下”音乐会【上半场】曲目单:
00:00 - 03:15 鲸落
03:16 - 09:27 大迁徙
09:28 -12:29 动力科
12:30 - 19:13 大地上的美好
19:14 - 24:12 Brave New World
24:13 - 27:28 达累萨拉姆
27:29 - 32:26 行走的马赛人
32:27 - 38:17 与父辈不一样的活法
38:18 - 43:44 厂矿子弟
43:45 - 47:56 秋
Q-PLEX“舞台之下”音乐会【下半场】曲目单:
00:00 - 07:31 往事
07:32 - 12:23 春
12:24 -17:49 万物循环
17:50 - 22:10 不存在的回忆
22:11 - 27:43 我爱你无数个宇宙
27:44 - 33:13 20 Questions
每一次走过侨城坊的城市广场,我都会对它绵延上升的大阶梯着迷。人群的脚步放缓,在上升中,我们左右顾盼,然后一片绿地出现在面前,上面有星星点点的小灯,地面忽然平整,甚至可以在上面打一下小网球,还有三两营业中的小车,地上随意摆放着露营小椅子和高脚凳。这是侨城坊Q-PLEX商业园区内的绿洲,听NB COFFEE的主理人秦老师说,周围有许多商务人士会在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会选择到他们的咖啡小车来坐上一会儿,看看楼宇之间泄进来的阳光。
于是磊落的“舞台之下”系列活动中,最具备代表性的一场大型公益音乐会,便瞬间决定了选址。舞台之下,梯级之上,这是一个缓步进入精神世界的过程,最终我们甚至能看到阶梯的顶端,那飞向太空的巨大艺术装置。这是艺术家、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教授戴耘为侨城坊广场创造的公共艺术作品《54321》。艺术装置的灵感来源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太空舱的顶部播放着浩瀚星空的画面,完美契合了本次音乐会的主题——《当我们第一次仰望星空》。
我们在前期工作的时候,就决定要利用所有现成的阶梯平台 ,让这一个广场的空间无缝对接到人群动线中去。中间是大一些的乐器组合,如鼓、键盘等无法移动的设备;艺术品小太空仓旁边是随时准备SOLO的高光吉他手,而台阶的拐角处,在最挑空靠外的位置,则是音色具备穿透力的小号手。
在离观众最近的位置,则是利用乐器最多的贝斯手。本次音乐会由于曲目繁多,音乐类型跨度大,王磊准备了2把不同的贝斯和一把电箱琴(由秦老师倾情奉献赞助的马丁又出现了),同时还要摇消防警报器。
我们在演出的头一天晚上,与“造的平方”团队、NB COFFEE团队以及侨城坊Q-PLEX工作人员一起,对各阶梯平台人员的灯光和布景细细打磨了许久。每一个人都配备了一些家用的落地灯以及台灯,这样在确保有面光和柔光的效果下,还能带来很亲密的感觉。
当我们第一次仰望星空》舞台之下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在七点半过了一点点正式开始了,超大屏幕定格在音乐会海报上,见大家都忐忑地挤着站在一条黄线外,乐乐轻松地跟大家说,可以靠前一点,因为侨城坊特别贴心,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热闹而安全的观感体验,当晚把路面的卸货车道暂时封闭了。观众们一听,哗哗地涌到了阶梯前,有几个孩子还拿了露营的小椅子摆放好,舒舒服服地半坐半躺着准备听音乐会了。
上半场的曲目都是热烈而躁动的,磊落全体乐队成员状态极佳,一曲接一曲地为大家带来迥然不同的音乐现场体验。有路过的人群在低声询问这是什么乐队,一些磊落的粉丝会很自豪地给大家介绍。前面的人群在下意识地跟着音乐的节拍摆动着身体,孩子们的表情真挚而热烈,后排的人群一边吃着烤肉一边干杯,俨然把这一次广场的“偶发”音乐会,变成了嘉年华般的体验。
图中戴贝雷帽白口罩的男士,是当天下午从茂名赶到广州,然后从广州坐高铁来深圳专门为了看磊落这一场音乐会的。他对我们说,过去两年因为各自的不可抗力原因,已经错过了太多次磊落的音乐会了,绝对不能再错过了。
上半场的最后,唢呐手魏金笛从装置的门口登台,引起了全场的欢呼,一曲热烈的《秋》拉下了上半场的帷幕。
在短暂的休整后,为了不超时扰民,磊落全体在不到十分钟内就又登上了舞台。这一次的乐曲则温柔而灵动,《不存在的回忆》、《往事》、《春》…… 春寒料峭的夜空下,王宇智的小号声似乎带着另一种温暖,徐健的吉他也收起了上半场的狂暴,更多地传递着细腻入微的情感。而最安静的《我爱你,无数个宇宙》一曲的最后,鼓手罗彬不急不缓地敲响了管钟的那一刻,天上似乎升起了一颗启明星。
音乐会在一曲《20 Questions》的歌声中结束了,勒宁在演唱中慢慢从顶层的装置中走到最底下的平台上,就像温柔的天使般闪闪发光。现场的观众安东尼和谢老师,都是磊落的好友,这里有一些他们现场拍摄的花絮视频,让大家也感受一下吧。不过安东尼感慨说,流媒体和实体和现场比起来,还是太无力了,现场给人的震撼是不可比拟的,让人热泪盈眶。
Q-PLEX“舞台之下”音乐会工作组:
制作人:秦健、王磊、乐乐
导演/剪辑:秦健
声音工程师:刘松宇
混音:秦健 @ Backstage Studio
摄影:秦健、侯淙瀚、徐灏东、林锦峰
灯光:侯淙瀚、徐灏东、林锦峰、聪头
摄影助理:陆立成、聪头
Q-PLEX“舞台之下”音乐会特别鸣谢:
Notes&Beans Coffee
Q-PLEX Q:EM
Fender
Backstage Studio
造的平方
高正演艺Gozen
双阶音频
制作人:秦健、王磊、乐乐
导演/剪辑:秦健
声音工程师:刘松宇
混音:秦健 @ Backstage Studio
摄影:秦健、侯淙瀚、徐灏东、林锦峰
灯光:侯淙瀚、徐灏东、林锦峰、聪头
摄影助理:陆立成、聪头
Q-PLEX“舞台之下”音乐会特别鸣谢:
Notes&Beans Coffee
Q-PLEX Q:EM
Fender
Backstage Studio
造的平方
高正演艺Gozen
双阶音频